喷泉

喷泉,专业喷泉制造商

漫谈"城市美化"-喷泉,喷泉水景,喷泉设备,欢迎来到南京汇华喷泉设备有限公司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漫谈"城市美化"
 
已阅:6245  2009-10-21 13:13:20
 

一、警惕城市美化的负面影响

  美化城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功泽后代的事,但是如果目的不明,指导思想有误,结果也会适得其反。当今的 "城市美化",正在成为我国的一种"城市包装"、"城市化妆"运动,变成一种时髦,与美国当年的"城市美化运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很值得警惕的。

  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893年,以美国芝加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一场唯美主义为特征的城市美化运动席卷美国。它强调把城市的规整化和形象设计作为改善城市物质环境和提高社会秩序和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它突出规则、几何、古典和唯美主义,最终目的是通过创造一种城市物质空间的形象和秩序,来创造或改进社会秩序,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而失去的视觉的美和生活的和谐。一时宽敞的街道、大型的广场、宏伟的建筑、巨大的雕塑以及豪华的游泳池等成为城市建设所追求的东西。"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城市美化'往往被城市建设决策者的集权欲和权威欲、开发商的金钱欲及挥霍欲以及规划师的表现欲和成就欲所偷换,把机械的形式美作为主要的目标进行城市中心地带大型项目的改造和兴建"(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第27页)。可是,这种思潮,在美国不久就受到批评和抵制,在1909年的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基本上宣判了"城市美化运动"在美国本土的死刑。

  然而,"城市美化运动"的阴魂不散,一百年来,它一直在全球游荡,强烈地冲击着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城市,其影响至今犹存。20世纪后半叶,尤其80年代以来,它的幽灵又盘旋在中国大地。它带着变了型的16世纪意大利广场,17世纪和18世纪法国的景观大道、20世纪美国的摩天大楼,出现在中国东、中、西部的大中小城市,形成所谓的城市"三大件"。

  不可否认,"城市美化运动"对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形象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也不可忽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如2002年国务院的文件中所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但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在城市建设中互相攀比,急功近利,贪大求洋,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城市热衷于提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口号,美其名为"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大发展",不顾条件地提出要构筑所谓"大都市"、"大大城市"、"国际化城市"等等。
  城市建设广场本应无可非议,是必要的。因为自从有了人类聚落便有了广场,它是居民交流、活动的场所,这是广场的本质。但如今许多广场却背离它的本质,追求以大为美,以空旷为美,以大草坪为美,以贵为美。广场不是以市民为主体,也不是以市民休闲和活动为目的,而是以装饰城市为目的。以广场的雕塑、广场边的市府大楼为主体,市民当作观众,甚至全然不考虑人的需求,缺乏人性化。有的广场无树阴供人遮阳,无安静的场所和座椅供人休闲,草地连绵起伏,一望元际,却不准人亲近,刨光大理石和花岗石铺地,光亮照人,市民却举步维艰。烈日时,不敢靠近,温度太高;雨雪之后,更是难以光顾,一不小心就滑倒摔跤。广场是人性场所,是为城市中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残疾人而建,是为他们的需要而建。城市空间应当属于城市的主人--市民,城市中人是第一位的,"宜人"是城市的追求。那种非人性的广场应当休矣!城市应该多建小广场、小花园,适应人性的需要。而人性的需要才是真正的美。城市美化,不单是给人以视觉享受,而且要使人有认同感,亲近感。

  城市另一项风行建筑是"景观大道"。无论大城市或小城镇,无论是千年故都或是风景名胜区,都在大兴土木,建设纪念性和展示性的景观大道,不切实际地过分拓宽道路。往往以欧洲巴洛克城市景观大道为样板,竭尽"城市化妆"之能事,不惜破坏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大拆大建,以为道路越宽越美、越通畅。并且只重视街景立面装饰,而缺少自己的地方特色。现在许多城市的景观大道,基本上是一个格调,一个模式,千路一面。为了拓宽道路,不惜拆迁大量民宅,砍伐道边多年生长的大树、古树,耗资巨大,既影响生态环境,又丢弃传统风貌,丧失文化底蕴。一时间,城市间的古街、老街纷纷消失,城市文脉中断,而代之以模样一致的宽广大道。其实,就交通而言,也决非道路越宽越通畅无阻。许多大城市的经验教训,主干道修得很宽,而支路修得很少,结果行车更加困难,照样交通堵塞严重。问题在于道路建设不能只考虑宽度,而不重视密度。

  二、城市不要以高为美

  在"城市美化"中,还遇到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是,城市比什么?现在有个认识误区,以为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是现代化的标志。似乎一个城市楼层越高显得越有气派,以高为美,豪华攀比之风越刮越盛。有的城市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多建一些高层建筑,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也迫不及待地赶这个时髦。甚至有的城市要争建"世界第一高楼"、"全国第一高楼"。其实,以高楼、以摩天大楼显示城市地位,城市气派,城市科技水平的时代已经过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生态时代的世纪,大量建设高层建筑,已被证明是发达国家走过的一条弯路。现在许多有远见的建筑师和决策者,都在进行严肃的反思。素有"摩天楼之父"的纽约市,反对摩天大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城市居民厌恶摩天大楼的情绪与日俱增。美国旧金山市政当局规定,远郊可以建50至70层的高楼,市中心以及有名胜古迹和纪念性建筑物的地段不得再造5层以上的楼房。实际上绝大多数世界名城并非都是高楼林立,欧洲有些国家很富,但看不到很多高楼,更看不到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现在人们认识到,城市美化,城市现代化,不是以追求高楼为目标,而是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目标。把人都关在高楼里是反自然、反生态的。城市不要比"个高"(楼层),比"体胖"(规模),而是要比功能完善,比竞争力,比安全,比和谐力,比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不顾条件第追求高楼,盲目地扩大城市规模,不仅不能带来城市美化,而且会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就业、住房、基础设施和环境问题。城市美化,关键是决策者要有好的思路、好的理念,好的美感。

  三、城市的美蕴藏在多样统一的协调里


  美的城市面孔,是城市居民的骄傲,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动力。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总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什么是城市的美?人们往往重视它的物质的、外感的形象,注重表面的色彩,而忽视它的文化内涵,它的整体素质。其实,城市的美是蕴藏在多样统一的协调里,有序、协调、自然、和谐才是真正的美。"美就是生活"(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一座美的城市尤如一幅山水画,而好的山水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我国宋代的艺术家郭熙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林泉高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对于今天的城市建设、城市美化仍具有指导意义。当今人们正在研究的人居环境学,正包含着行、望、游、居。城市与自然共生、共存。这正是动态的、自然的、协调的美。美不是在飘渺无际的幻想中,也不是在陈腐不变的框架里,而是在不断创新的生活中。美是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追求。


  恩格斯说过:"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反杜林论》第32页)美不是按照规则、公式来创造的。我们现在有些城市,一方面在追求美化,追求所谓"现代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又在违背自然规律进行超强度地开发,见缝插楼,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甚至破坏生态系统,制造新的污染源,使得环境趋于恶化。结果获得的是表面的美、虚伪的美,难以实现真正的美。美的东西永远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又是符合自然的、人性的。我们应当按照美的规律和本质,来处理城市空间艺术布局、来塑造物体,从关怀普通人的立场来建设美好的城市家园。未来的理想城市应当是尊重自然的、人性化、个性化又富有深厚文化的城市。

 
 
Keywords: 喷泉 喷泉